微信扫一扫
当孩子进入三年级后,数字运算开始变得复杂起来,从一开始的两个数的运算,到现在的三个数甚至更多数字参与的运算。如果一个式子比较长,我们常常使用脱式计算这种计算方式来得到最终的答案。这种计算难度并不大,但在实际书写时,很多学生却容易出错,可能是弄错了运算顺序,或者书写格式不正确。这次小编就带来了脱式计算的计算方法,一起来学习一下吧~
一、脱式计算的格式
脱式计算例子解析123+372+162
解题思路:四则运算规则(按顺序计算,先算乘除后算加减,有括号先算括号,有乘方先算乘方)即脱式运算(递等式计算)需在该原则前提下进行
解题过程:
123+372+162
=495+162
=657
扩展资料&竖式计算-计算结果:两个加数的个位对齐,再分别在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,相加结果满10则向高位进1,高位相加需要累加低位进1的结果。
解题过程:
步骤一:5+2=7
步骤二:9+6=5 向高位进1
步骤三:4+1+1=6
根据以上计算步骤组合计算结果为657
二、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怎么写
混合运算计算写法如下:
1.格式为等号写在式子下面和第一个数字对齐,等号要全部对齐。
2.方法为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,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,没有括号的两级运算,先算乘除再算加减。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,再算中括号里的,最后算括号外面的。
三、加减脱式计算三年级方法?
脱式计算的格式的写法:一步计算一个算式(逐步计算,等号不能写在原式上),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。等号要往前,不与第一行对齐。
如:
8-3+2
=5+2
=72+4-3
=6-3
=3。
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:有括号时,先算括号里面的;只有同一级运算时,从左往右;含有两级运算,先算乘除后算加减;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自身的特征,这时运用运算定律,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,同时又不容易出错。
1、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,从左到右依次计算。
2.既有加减法,又有乘除法,要先算乘除法,再算加减法。
3.如果有小括号,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,再算小括号外面的。
四、脱式计算怎么写
脱式计算又叫做“递等式计算”,就是把一个比较长的计算式子按照顺序一步步算出来,它是脱离横式的计算。在计算加减法的连续运算时,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,每相邻两个数字做一次运算,直到所有数字都运算完毕。同样,在计算乘除法的连续运算时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。比如现在要计算376+138-269,写成脱式计算就是这个样子:
我们在写脱式计算时,要注意这些方面:等号要写在比原式子略往前一点的位置,并且每一行的等号要对齐;把原题目抄在作业纸上时要保证抄写正确;在一旁打竖式草稿时,也要把横式里的数字、符号抄对;最后在草稿纸上算出答案后记得把结果写在脱式计算的最后一行。
五、脱式计算的混合计算
如果脱式计算的原式子里既有加减法,又有乘除法,还有括号,那么在计算时就要遵循四则运算的法则一步步计算。混合计算里一般分为一级运算、二级运算和三级运算。一级运算是指加减运算,二级是乘除,三级是括号。
如果一个式子里只含有同级的运算,并且不带括号,那么直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一步步计算就行。如果式子里既含有一级运算又有二级运算,并且不含括号,那就先算二级运算(也就是乘除运算),再算一级运算(也就是加减运算)。如果式子里含有括号,那就先算括号里的,再算括号外面的。括号里的内容仍然按照“先乘除、后加减”的法则来计算。如果括号有多种,就先算小括号里,再算中括号里的,最后算大括号里的。比如这道题,就需要先算两个括号里的内容,第二个括号中要先算乘法:
脱式计算考查的不是思维能力,而是细心程度。有的孩子本来是会做的,但却因为计算步骤比较多而出了错。在以后的计算中,一定要把数字、符号抄对了,把运算顺序搞清楚了,再动笔计算,这样才会提高正确率~
(发布时间2022-09-23 11:18)